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新年「合縱之旅」

發佈日期:2023-01-19

鋪陳今年5月廣島G7高峰會議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202319-15日,依序訪問德國以外之G7國家,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舉行峰會。岸田此行宛如戰國時期公孫衍與蘇秦聯合「天下之士合縱相聚於趙而欲攻秦」的合縱之旅」,為聯合同盟友邦相聚於日本,而其假想敵是中」俄兩國。今年519-21日,日本將在廣島舉辦G7峰會,岸田希望事先與各國領袖取得共識,因應中」俄兩國企圖以實力片面變更現狀之挑戰,因而選擇在新年開春進行「合縱之旅」。

    岸田「合縱之旅」的另一個重點,在於向各國領袖說明日本制定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以及《防衛力整備計畫》,展現日本強化自我防衛以及確保印太區域安全的決心。在《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日本將中共近年來急速增強軍力、以實力片面變更東海與南海現狀的嘗試、強化與俄羅斯的戰略合作以及對國際秩序的挑戰、對臺灣的軍事恫嚇等,定位為日本與國際社會所「未曾遭遇過的最大戰略挑戰」,日本應該與同盟友邦合作對應。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之前,英國、法國、德國以及加拿大等國即派遣海軍艦艇,響應美國在印太海域執行「航行自由」的任務,以挑戰中共在東海、臺海、以及南海過度主張的主權。而在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共持續緊密化與俄羅斯的戰略合作關係,衍生出歐洲與印太安全不可分的現象。

歐洲與印太區域安全不可分

    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日本與歐美國家同步制裁俄羅斯,「今日烏克蘭,也許是明日東亞」,成為岸田在記者訪問或國際舞臺的關鍵用語。岸田口中的「明日東亞」,無疑係指臺灣可能遭到中共的武力入侵。因此,岸田此次訪程的峰會中,言必談臺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從各個峰會內容來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成為岸田最關心的議題,其次則是中共企圖以實力片面變更東海、南海現狀,以及利用經濟上的「相互依存不對稱性」為武器,脅迫他國妥協的戰狼外交。

    在歐洲方面,岸田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達成共識,將制定第三版「日法合作路線圖」,以緊密化兩國在安全防衛上的合作。由於法國在太平洋擁有領地,而日本於今年1月在法屬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新設領事辦公室,雙方同意召開第六次日法外交與國防部長聯席會議(2+2會議),討論如何在太平洋島國強化合作。在與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會談時,雙方歡迎日義兩國與英國於2022129日發表共同開發下一世代戰鬥機的聲明,同時同意將雙邊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並且創設「2+2會議」機制。岸田在第三站與英國首相蘇納克會晤時,簽署簡化兩國部隊進入對方國境的通關程序,以及規範訪問部隊的法律地位之《相互准入協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 RAA)。岸田表示,此協定的簽署,是繼澳洲以來的第二次,將日英兩國的防衛合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日美峰會與「2+2會議」是關鍵

    訪問加拿大時,岸田對於杜魯道政府20221127日制定「印太戰略」表示歡迎,並且表明日本將確實執行日加兩國於10月制定、合作建構自由開放印太區域的六項「行動計畫」。加拿大在其印太戰略中,將中共定位為企圖以實力變更國際秩序、「具有破壞性的全球大國」,表明加拿大將與夥伴國家合作對抗任何威脅臺海、東海與南海現狀的片面行為。岸田在會談後的記者會上表示「對日加兩國而言,中共是核心的課題。渠與杜魯道總理強力反對企圖以實力片面變更東海或南海現狀的嘗試」。在最後一站的華府,岸田向拜登說明日本大幅強化日本防衛力量與增加防衛預算等政策作為,展現其兌現自我防衛以及與美國共同確保印太區域安全的承諾,獲得拜登的全面支持,並重申美國將動用包括核武在內的所有力量,毫不動搖地協防日本。

    其次,在日美峰會召開前的111日,日美「2+2會議」先在華府召開,會後發表的文件表明,中共外交政策的目的在於變更國際秩序,對日美同盟與國際社會構成「最大的戰略挑戰」,譴責中共在日本周邊以及南海從事挑釁的軍事活動。其次,該文件強調,臺海和平與穩定是國際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一環,敦促兩岸問題的和平解決。此外,為因應中共挑戰,日美同盟將強化陸海空與太空、網路、電磁波等跨領域作戰能力,以及擴大在日本西南離島軍事設施的共同使用與演訓。為協防西南離島,美國決定將部署在沖繩、配備M-142「海馬斯高機動多管火箭砲」(HIMARS)的陸戰隊「第12砲兵團」,改編為配備反艦與防空飛彈的「12濱海作戰團12th Marine Littoral Regiment),以及在橫濱市「橫濱港北船塢」新增部署美軍「小型登陸部隊」,以增強對西南離島兵力投射的機動力。

結語:「安全困境」的魔咒

    岸田在7天五國的急行軍訪問中,將俄烏戰爭與中共在印太區域的威脅相結合,向歐洲國家訴求「歐洲與印太安全不可分」的同時,也以日本為此作出防衛政策的歷史性大轉變,呼籲歐美等民主國家共同因應中」俄國的威脅。另一方面,從俄羅斯的立場來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逐步東擴,以及烏克蘭企圖加盟NATO,已經構成其威脅,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特別軍事行動」,乃是強化俄羅斯安全的防禦措施;至於中共則主張,其在東海、臺海、南海的攻擊性作為,乃是為確保自身的合法權益,以及防禦來自假想敵對其周邊的安全威脅,同樣屬於防禦措施。從結果論來看,一方強化安全的措施,造成另一方的不安或威脅,也同樣採取強化安全的對抗措施,最終導致雙方陷入「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

    誠如守勢現實主義學者葛拉瑟(Charles L. Glasger)所言,無從推測對手增強安全的意圖,以及由此衍生的不安或恐懼,乃是引發「安全困境」的重要原因;如果有一方認定另一方增強安全,並非基於自我防衛,而是貪得無厭的侵略或擴張動機時,將會惡化雙方的「安全困境」。依照此一邏輯來看,歐美日國家認為俄羅斯係基於帝國擴張野心而發動俄烏戰爭,中共相關的主權主張也是貪得無厭的擴張野心,只要俄羅斯不放棄征服烏克蘭或其他舊蘇聯國家,中共持續企圖以實力片面變更對於東海、臺海、以及南海的現狀,歐美日等民主國家與中」俄獨裁政體之間的「安全困境」,不但難以緩和,甚至容易惡化,由此衍生的軍備競賽將會持續,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將會升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兼主任林賢參)

https://iccs.org.tw/NewsContent/34

コメント

このブログの人気の投稿